close
 
 
 
這個清明連假,其實那都沒去。就只回老家。
 
 
久違的房間,久違的書櫃,當然還有......擺在上頭久違的書。不想看字很多的東西,所以視線自然落在專放漫畫的櫃子上。忽然有個念頭,拿起手機,隨手把書櫃拍下來,存檔。想的只是老家不常回去,這幾年又總在斷捨離自己的書櫃,怕買到重複的書,手邊總該有個參照。
 
 
斷捨離就是山下英子寫的《斷捨離》。概念很實用,強調人應該只擁有「自己.現在.要用的東西。」重點在「現在」。套在書上,就是人應該只留下「自己.正在讀的.書」。
 
 
有段時間我確實執行了這樣的做法,藏書量果然急遽的削減了。不管是曾經讀過的書,或是買的當下覺得自己會讀,結果買來排隊一排很多年的書,還有那些當初覺得是需要買來做參考,但買來之後其實一次都沒翻開......這個標準很輕易的就能讓人放手,不再執著,身心跟著也輕盈起來......
 
 
而當初斷捨離的刀口指向漫畫櫃時,也送走很多套漫畫,包括:到鳴人與佐助第一次決鬥的《火影忍者》、那套書側泛黃《灌籃高手》、《H2》、還有像《熱門少年TOP》、《少年快報》之類的漫畫周刊......只是斷捨離這個動作也已經過了好一陣子,現在再回頭看自己剛剛所拍下來的這張書櫃照時......不由得有些疑惑:
 
 
 
......當初怎麼會沒有處理掉那些個散冊漫畫呢......???
 
 

IMG_0607.JPG

 
 
 
有些,是棄追,譬如:《亂馬1/2》、《風雲》、《龍狼傳》、《神劍闖江湖》......;而有些,是當年並不想蒐集整套,但卻有非常喜歡的片段在其中幾本的,像是:橫山光輝的《三國志》Vol.40~42、黃展鳴《神鵰俠侶》Vol.11;當然有些只是一時好奇:《大唐灸炎傳》、《家有賤狗》、《蠟筆小新》、《天子傳奇》、《東方不敗》、《Miss阿性》、《GON》......
 
 
......還有這本桂正和的《DNA2》。
 
 
桂正和的畫風其實很細緻獨特,女角走的是清純可愛風,人物衣著造型的感覺也像是小時候看的七龍珠。但印象中,在對漫畫還算關注的年紀時,自己似乎沒有特別喜歡這位漫畫家的作品......理由......可能就在於:他筆下的女孩不太是我的菜。XDDD
 
 
只是最近的心境有點奇怪,老想著把以前做過但留了尾巴最後沒完成的東西找回來做完,當然包括補完這些當年棄追的漫畫。可能跟最近那些關於金庸鄭問跟黃易的消息有關吧......
 
 
扣掉那些真的沒興趣,跟現.在.竟.然.還.在.連.載.中.的作品,早已完結且總數又只有五集的《DNA2》是個很自然的選擇。故事挺有趣,講的是一個未來女孩回到過去試圖改變一個將會禍害未來的超級基因,結果因為女孩本來就少根筋所以越做越錯......當一切的錯誤源頭都指向女孩時,才漸漸發覺原來背後有個巨大的陰謀,陰謀主腦試圖用這個超強基因改變過去,進而掌握並稱霸未來世界......
 
 
漫畫終歸是運用圖像在說故事,所以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在完全沒有對白的情況下,還能讓讀的人產生連續故事感。講白話就是:就算沒有對白,讀者也能輕易看懂在演什麼。講到這個,我看過最厲害的(雖然我看過的漫畫很少XD)應該就是田中政志《GON》裡面那隻小恐龍了....《GON》整部漫畫裡一句對白都沒有,但卻能讓看的人笑到肚子痛。當然還有《灌籃高手》裡湘北對山王工業賽末最後的那幾秒...沒有對白卻整個目不暇給...至今還記得當年看到那一段時心裡深受震撼的感覺。
 
 
有了「不看對白只看畫面也能產生連續故事感」的標準,就能很容易將桂正和的《DNA2》拿來跟另一個傳說中的大家--池上遼一--所畫的《帝王之子》作比較。
 
 
遇到池上遼一的《帝王之子》算是個意外,是在漫畫板裡一個請人推薦畫技好的漫畫家的提問,底下有人提到池上遼一...而又發現池上遼一跟馬榮成有過合作關係,所以很自然就找了他的漫畫來看。恰好《帝王之子》又符合我「已完結」且「集數少」的標準,所以也是個理所當然的相遇。而這個相遇湊巧跟前些天才看過的《DNA2》產生對照。因為,《帝王之子》也是個談野心家企圖用超強基因征服世界的故事。
 
 
 
 
................................以下雷..................................
 
 
 
 
 
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擁有超強基因的人,只是一個平時看似沒用,但關鍵時刻會變身;另一個卻天生不凡,很早就在人群裡嶄露頭角。兩個人都不相信基因決定論,都相信真愛才是最後的依歸。
 
 
池上遼一的畫風是寫實派,不管事人物造型跟場面特效都接近真實。而桂正和相較於池上遼一則較為Q版,比較接近現今漫畫所習慣的表現。如果將「寫實度」跟上面所談「不看對白只看畫面也能產生連續故事感」分別作為兩個向度,可以更清楚兩者的位置。
 
 
 

DNA2%26;帝王之子.jpg

 
 
 
 
必須先強調,上面的四個象限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會在不同偏重下產生不同風格。
 
 
第一象限最具體的例子就是上面談過的《GON》;《帝王之子》落在第二象限,而第二跟第三象限最極端的典型,會是類似插畫的作品。現今多數的漫畫大概都落在第三跟的四象限,所以當我剛開始看《帝王之子》時,直覺上就有那種「挖賽!真是老派!!」的感覺。且這個故事越看越有成龍八、九零年代的《快餐車》、《飛鷹計畫》那些動作電影的fu。
 
 
不過當然成龍電影並沒有那些限制級的鏡頭跟場面。這又能談到另一個觀察...就是:畫技好的漫畫家,似乎都不畫性器官的。池上遼一跟鄭問在性器的描繪上,都採取「借位」或「留白」。這多少讓人有些鬱悶,畢竟這也是人的姿態。回過來講桂正和的《DNA2》,雖然他也喜愛描繪人體,但感覺的到他極力收斂,避免直白,或許他認為:若隱若現反而更加撩人也說不定。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