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腳踝刺痛的三天中...我去了兩趟醫院...買了一次糧食...

然後終於讀完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我讀這本小說開始的很早...大約在四年前...

當時我剛畢業...透過管道我已經找到了在陽明山上的飯店工作...

休假時...我總是在山下士林區一帶找著房子...

每當與房東議價...比較著房租佔薪資的比例...心中總猶豫著是否該留在台北工作...

...留在台北就存不了錢...不留在台北又覺得在其他地方工作可能的發展空間不大...



而在那樣的時空氣氛下...我正讀著村上的小說...

看著捷運列車開過老舊水泥社區間的高架橋...我總想起村上文字裡對城市的虛無疏離感...



之後我回到台中...在一陣迷惑中終於確定努力方向...我放棄了所有無關的書...專注在專業科目上的努力...

而這本小說因此始終停在開頭約1/3的內容中...沒有再繼續走下去...


所以在接下來的三年...我記得金色的獸,頭骨,資料的洗入與洗出,胖女孩...

記得對比的兩個世界...也記得對村上將如何把這兩個世界進行連結的好奇...



這次我重頭讀起...打算看完...不再讓這書繼續在書櫃中嘲笑我...



村上小說有很強的動態視覺印象與聲音形容...他常用"對具體事物的感覺"來形容"當下的感覺"...

用某人的音樂...某人的小說...或突破傳統理性描述的奇凸方式來表達感受...

所以讀他的小說...必須不斷憑空想像或模擬他的形容...才能接近他所描述的情緒...

...我懷疑他想達到某種程度的"感覺齊一"...因為文學與音樂的特色就是所有聆聽或閱讀者的感覺會集中落在同一區域...

......一個悲劇故事不會有人把他看成喜劇...一首深沉的音樂不會有人覺得它輕快有活力......

雖然仍有細節上的不同...但這差異存在於對事物感覺的體認深淺...而非方向...功力深的能聽出輕快音樂裡的憂鬱色彩...

功力未到的可能只聽到輕快的音樂...就只是這樣的差別...



重讀的過程中...過去曾有的感覺...就像從倉庫裡拿出分類整理的很好的舊物箱...一個不漏的拿出來...

沒有其他無相關的部分...每件物品也都只跟這本小說有關...



沒多久就走到陌生的部分...在過程中...我只關心著這兩個世界要如匯流為一...

照理說...我應該更關心胖女孩是否吞下主角的精液...或主角終於在圖書館女孩身邊順利勃起之類的事情...

但是這故事的厚度讓我完全忘了這些慾念相關的事...主角對人生的選擇牽扯著我的價值判斷...

所以讀著小說時...我意識到自己還是很怕讀具有深度意義的小說...

這一方面顯出我對自我人生是採取逃避與圍堵的策略...另一方面也顯出自己心智力量的脆弱與易受影響...



進行到小說的2/3時...兩個世界匯流的可能形式已經很明顯...我開始關心在世界末日裡的主角會如何選擇...

若以全書輪流描述兩個世界的形式...這兩個世界是同時存在...平行進展...最後匯流...

這樣解釋結尾雖然合理...但讓人無力...因為世界末日裡的主角跟影子對一切都是無能為力的...作甚麼都是騙人的...

但若將偶數章節視為主角進入世界末日後才開始的發展...那最後主角不願跟影子一起跳入南潭...則讓人感到相當扼腕...

這樣的怨念來自於我總覺得他仍能做些甚麼讓自己積極入世...最後卻自我放棄而沒完成...於是生氣的要命...



這跟"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主角在下船前因懦弱害怕或主觀認定而不敢(或不願)踏上陸地一樣...讓人生氣...



不過這也沒辦法...小說的結果已經決定在"未知"與"悲劇"兩者中由讀者自行擇一...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兼具直接刺激與理解深度的小說...故事性相當強烈...鋪陳也很棒...有結合科幻與奇幻小說的影子...

若回溯村上的戲劇系背景...以劇作家的"創造性""創造性的養成"來理解書中人物與思維會較為容易...

而第三迴路把它想成是"發瘋"也會讓人有較具體的想像...




以上...




------------2007.05.03----------------------------------

作者: weq (weq) 看板: mknoheya
標題: Re: [心得]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時間: Thu May 3 00:20:53 2007


關於主角最後不願跳入南潭...我的想法是在"選擇"上...

我認為村上在寫這小說的時候很努力的想把"刺激""產生意識"與"意義"作出區段

所以"解構自己的感覺"與"分析自己的意識"在這部小說裡是很重要的



"世界末日"我想是主角將心中理想的世界...先行提煉出一些重要元素作為基礎...

然後逐漸拼湊成形...(或將畫出地圖視為主角努力看清楚心中那個世界)

最後他終於看出整體,也找到與原來世界相接的接口...但他卻決定留下...

我想就是因為心中那個世界是他最初依據一些"可能喜歡"的元素發展出來的...

越是探索他越覺得自己似乎也不是那麼喜歡那個"世界末日"...

不過畢竟是與外在世界同時存在的內心世界...所以也捨不得拋下...



"影子"其實代表的就是一個外在世界對真實自己的反映...

在沒有客觀比較基礎的主觀世界裡存在的越久...影子就會越來越淡


套句村上春樹在跟河合隼雄對談時說過的話..

「說到我個人,我想我這個人,自己都覺得某種程度是有病的。
與其說是有病,不如說是擁有某些缺陷吧。...」(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p.88)

所以我想村上在心境上是有些放棄逃避的傾向...


不過我想這本小說還是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他對小說家創造力的理解...

也幫他在一定程度上接納了自己小說家的身分...

以及正視自己那種與現實世界疏離,終日探索內心的生活方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