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定價150元...從開始讀到結束總共花了大概一個多小時...
然後故事溶化蒸發掉了...說不出來是怎麼一回事...

而同樣的時間與金錢...可以在百貨公司美食街點一碗海鮮拉麵...
或進肯德基吃一份套餐加單點一塊脆雞或蛋塔...

花150元跟一小時用來讀書跟吃...怎麼感覺沒甚麼差呢??......這是我第一個疑問...

...一定有些未知原因的作用...才使我能在此時此刻輕易的讀下這部小說...
...而又讓我能那麼輕易就把才說過的故事當耳邊風...


首先...可能是因為我在讀的時候...手邊剛好有啤酒...

所以當小說裡不斷給予"他喝了一口啤酒"這樣的文字刺激時...
我可以跟著啜一口...一方面可以抵抗這種啤酒置入性行銷...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喝不到酒又忌妒小說裡的主角不過大三又沒錢...
怎麼可能整天泡酒吧...啤酒一罐接一罐毫不手軟...所產生的不平憤怒...


其次呢...就可能是村上在寫出這部小說時是二十九歲...而我今年二十七...

所以我正處於聽年長兩歲的前輩講故事時...一邊敷衍的點頭...一邊拿自己作比較與可能性評估...
...前輩滔滔不絕的說...我靜靜的聽...一個段落時給一點回應...然後前輩滿意的繼續說...
而我繼續在心裡想自己的事...
終於聽完後心裡會想...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啊...雖然可能會有點類似...
...但我跟你應該不會完全一樣吧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聯想畫"...

本來是一張全白的四開畫紙...然後想到甚麼畫甚麼...可能從一條斜上的線條...
聯想成火箭模樣的東西.....再變成有尖銳鼻子的側臉...
然後變老人...老人上太空要貓陪伴而多畫一隻貓...
而貓會跟外星人溝通所以要戴耳機...然後狗打算擊落太空船而畫上高射砲...etc

反正就是自己想到甚麼就把那個想法畫進去...
最後要拿著一幅很奇怪,沒道理,也沒邏輯的畫...對別人說出你在作畫的過程中心裡是怎麼想的...

這小說有點這樣的調調...有"無所謂,講甚麼都好啊.."的感覺...
想起在讀高行健在"一個人的聖經"時...當時我也常被他沒頭沒腦的加上自己對文字的感覺或評論...
而搞得一頭霧水...


而小說裡的對話...就像是舞台劇的劇本...

對話中充滿結論式的敘述...也像是村上打算將這一段時間的累積作簡短的總結...

有點像作者半強迫的說..."我不管你們這些讀者接不接受喔,這就是我現在的感覺"...
或是"這是我累積發酵好幾年的東西,就是這樣,請你們大家確認一下"...


整個小說很安靜...沒有太具體的景象...文字裡也只有隱隱約約聽不清楚的聲音跟音樂...
而第39跟40兩個段落...就像是對已經畫滿整張圖紙的聯想畫作最後的增補與修改...


...然後...在讀者眼前出現一幅奇怪的不得了像達利的畫...

...接著作者開始說這個看似莫名其妙...其實充滿聯想味道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nder 的頭像
    honder

    honder's 書櫃

    hon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