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經典為主題,導演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
因為改編成電影時,導演所面對的不只有「原典」本身,
還有更多歷朝歷代眾多一流心智搏著生命讀完而作出來的見解...
且不斷的有人會出書來解讀...但怎麼解讀似乎都不夠...
而以三國為題,除了必然因違逆歷史洪流的文化共識所帶來的責難...
在現代,更要遭受一個過去創作者較不會受到的質疑...
...就是被觀眾嗆:「導的真爛,我比你厲害...」...
憑什麼??
...因為電玩...
三國系列的電玩培養出一批習慣自行主宰局面觀眾...這是新時代的特色...
觀眾權力地位的提升,也是創作脫離精英主義思維的展現...
歸納一些批評...多半由「華人文化本位」「電玩本位」出發...
不過,當自己在看如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或羅素克洛的《神鬼戰士》...甚至是迪士尼的《摩西》
以我們一個外國人的眼光看西方電影...或許會有無知帶來的快樂...
所以我覺得...
看赤壁,應該讓自己選擇遺忘,適合用「同理心」去接近片中的每個人物...
問問自己...我若是某某...在那個情況下我怎麼辦??
一、我若是劉備
當然不可以棄百姓...
因為百姓一棄,我或許暫時保全性命,但核心能力將被動搖。
曹軍必然大肆宣揚,我軍馬上就失去對人民的號召力成了普通軍閥,死路一條。
反之,因帶著人民而受困,我軍仁義之師的地位將更難以撼動...有市場區隔的好處...
二、我若是孫權
我們沒犯曹操,是曹操自己來犯我...
大臣們說我如果歸順,大概還有機會繼續在江東當土皇帝...
這怎麼可能...我要不就被曹操亂按罪名砍了,要不就是被抓到許昌終身軟禁...
不如先打一架,讓他知道我也沒那麼好惹...
那天瑜哥哥找我去打獵...我跟老虎PK了一陣...才知道「要不就我殺了老虎,要不就老虎吃了我」
...戰爭非打不可...雖然輸贏難料...但也只好奮力一搏了...
三、我若是曹操
以實權來說,大漢已經是我的了...我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形式...
我事實上已經是皇帝了...為了圖個名號硬是篡位把局面搞亂才真是蠢...
現在漢中有一支自號革命的叛軍,江東有一偏安軍閥...趁兵力懸殊,只要一舉拿下統一全國...
...朝中自然有人擁我改朝換代...政治就是這樣...都在等熱帶氣旋升起 XDDD
四、我若是周瑜
孫權雖然是我老闆,但卻是從小跟著我的小老弟...現在曹操來欺負他...難道我做大哥的放著不管嗎??
況且曹操放聲要搶我老婆...我當然要跟他拚到底啦...
...只是權老弟似乎想打又怕打不過...改天帶他去打老虎...讓他瞭解什麼叫"戴著鋼盔往前衝"...
好歹我是這個時代的名將,能被注意到當然是因為帶兵有我自己的風格...
平時沒事喜歡「聽」音樂...開口唱真的不行...
只是當年流行港星都要開口唱歌...所以也有點被迫出了專輯...唱過「為情所困」「一天一點愛戀」之類的歌...
不過那都已經過去...
我練兵那麼隨性任性,叫停就停,而部屬卻仍都忠心耿耿乖乖聽令...旁人說這就叫有「個人魅力」...
底下的將士都是草莽出身...所以偶而我也得下場露兩手...讓大家對我更加仰慕...
那天八卦陣台上反正有孔明在指揮...我索性下場玩玩...大家別嫌我愛現...
只靠撫琴吹簫怎麼讓下屬聽令呢??還是得身先士卒啊...
總之...
這個時代武將那麼多,有自己特色是很重要的。
五、我若是孔明
跟聰明人講話不用講白啦...孫權跟周瑜都是很有智慧的人...
況且我是去勸人家出兵打仗的...當然要站在對方利益去思考才比較有說服力...
不過我這次去東吳...發現孫權跟周瑜本來就是主戰派的...讓我省了很多事...
只是孫權主戰我比較容易瞭解...但周瑜主戰我就有點想不透了...大概有什麼私人恩怨吧???
用同理心稍微一想,就可以發現大投資終究比較不會亂搞...情節安排基本上都合理...
而大投資,也不會希望導演拍出一個毫無自己觀點的電影...
不過我個人感覺...
有人願意大手筆還原一個曾經輝煌的年代...光是這樣就足夠讓人感動了...
總的來說,赤壁上集的節奏明顯讓人感覺到有強有緩...
而有緩慢的文戲,其實才能突顯出兩軍交戰的氣勢,我覺得這種安排不錯...
舉趙雲為例...如果從頭到尾看他拿槍刺人...沒多久就麻痺了...穿插一段他替白龍上藥...
...才不會讓人覺得這些武將根本全都是毫無人性的殺手...
不過電影散場時我還是聽到一旁有人在負雷...說他頭一次看電影那麼不耐煩...
因為那老兄就坐我旁邊,一坐上位子就看他在左右兩個飲料架都擺上飲料...
...所以也是同理心...我心想或許是他飲料喝多了片子又太長的關係 XDDD
ps.他叫什麼名子我不知道,他也不是我朋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