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honder0202/1375545565-1517209355.jpg)
記得《追殺比爾》裡的比爾曾經說過一句話,
說他最喜歡看英雄漫畫。
而英雄漫畫裡的典型,他不喜歡蝙蝠俠之類的英雄,
喜歡超人。
他的說法其實頗值得玩味,說超人「天生」就異於常人,
不管是吃飯睡覺,不論如何掩飾,他終究與眾不同;但蝙蝠俠不是,
蝙蝠俠只要不穿蝙蝠衣沒了先進科技,他就只是個平凡人...
比爾說這一段話是為了要說服烏瑪舒曼,說她是個天生的殺手。
姑且不論這番話是否能夠說服她,
《追殺比爾》讓我開始注意烏瑪舒曼的演出,所以當然也一定看過《我的超人女友》。
《我的超人女友》就是比較輕鬆的超人片,笑笑鬧鬧的點出一個女超人心裡的寂寞。
「超人能有自己的私生活嗎??」
「超人平常已經忙著維持世界和平拯救黎民百姓,能偶而因為處理私務而把一群面臨災難的人們先擱在一邊嗎??」
小小百姓的期望與價值或許單純,
但超人心中卻是非常掙扎。
最近的片子似乎蠻喜歡討論強者的內心世界:
《蜘蛛人3》、《黑暗騎士》甚至兩年前的《超人再起》,都增加了不少內心戲。
理由當然很容易理解:
由於電腦影像處理技術已經成熟,炫麗的聲色刺激與特效,已經成為基本配備...
而影像的擬真已經走到極致,只好回過頭來討論較為深刻的主題。
《全民超人》就延續了這樣的討論,
片子的主軸就在一個超人如何洗心革面。
起初當然只是相當膚淺表象的改變,但最終還是找到造成行為偏差的真正原因...
...超人也是具有七情六慾,必須忍受站在頂峰的孤獨與被人群孤立...
在別人眼裡他是怪物,而人群對於一個能力超出自己太多的人向來也不友善,
所以我感覺這部片裡的「超人」並沒有太多傳統英雄主義的模樣...
我覺得他比較像穿上鋼衣的Tony Stark。
如果把《鋼鐵人》跟《全民超人》擺在一起...又是個有趣的比較...
因為兩部片子在假設上非常相近,兩個擁有超凡能力的人都有意改變自己。
然而本質上的差異卻也相當明顯...
...就是超能力究竟是種天賦(全民超人),還是可以由人製造出來(鋼鐵人)...
這個關鍵的叉路,讓《全民超人》成為比較浪漫的神話,Hancock就像古典希臘神話中的諸神一般,
在凡人的特質下同時存在超凡的能力;
而《鋼鐵人》就變成以科學語言說明的科幻電影...
而說到科幻電影...
或許卡通影片漸漸的也只能存在當前這個世代裡了...
過去因為卡通畢竟是卡通,理性一些還是能說服小朋友們一切都是假的、想像的。
但在特效已經栩栩如生的今天...
將來的人們或許要花很大的工夫去區別真實與虛擬吧...
...而那時我們或許也會把《駭客任務》視為是具有先知地位的偉大作品... XDDD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