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
記得剛上大學時,收到役男抽籤通知,當時因為要期末考,所以沒出席,等收到通知時才知道是陸軍。但放假後的同學會,同學都知道我抽到那個軍種...
「你們怎麼都知道?」我問
「當然知道,你第一個被叫到,然後你沒來,鄉長幫你抽的...」他們說
所以「大學畢業就準備去當兵」就一直在我的意識裡(應該每個役男都一樣吧),每當考慮未來人生的種種就一定被考慮進去。只是大二時的某天,忽然接到家裡電話...老爸直接說:「你不用當兵了,因為九二一的關係......」
說真的,當時曾經有點生氣。老爸老哥覺得不解,應該覺得開心的事幹嘛生氣?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考慮所有事情時的一條重要的先決條件忽然被抽掉了,讓混亂的腦袋更理不出頭緒了。也可以說,「當兵」其實也是個理由,用來逃避對未來人生方向的思考。所以意思也就是從今以後,當別人問起:「你畢業後想幹嘛?」時,我沒辦法作出:「先去當兵,等一年十個月退伍後再決定。」這種拖延症發作的回應......
還有另一個常有的社交困擾,就是難免會遇到有那種「沒當兵成不了男人」想法的人。加上年輕氣盛的自己,看到當過兵(或服役中)的學長老是在臭屁自己三千公尺跑多少時,那股不服輸的念頭湧上來,所以有了第一次嘗試跑步訓練(自主的)。
這是起點。
之後的兩三年,跑步除了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有部份的原因,就是為了排解女友不在身邊時難以平復的性欲。畢竟,當時也才二十幾歲。只是,我有種感覺...當體力越好的時候,性欲強度反而會同比例的上升......然後持續力也有意想不到的進步......
直到有一天,受傷了。
醫生說是使用過度,才會每逢下雨或冷熱變天時膝蓋整個痛起來...
受傷之後,大量的運動減少了,但飲食沒變,所以體重開始陡然上升,對自己的身形越來越不滿意,直到受不了,膝蓋的傷也養得差不多了,於是就開始跑步讓體重降下來。但膝蓋的情況總是反反覆覆,跑步這件事......終於,像是命中註定一樣,漸漸變成是在為了「減重」而跑。
無奈地成為三十歲之後跑步的主要目的。
只是跑了這麼幾年,從開始為了想自我證明,後來到是為了減重在跑,自然不再有什麼成績上的追求,當然也不會去參加什麼路跑比賽。就算在自我感覺最良好的那幾年,都不曾動過參賽的念頭,一次都沒有。雖然每年總有一天的清晨,都會被窗外台灣大道上傳來舒跑杯跑者的腳步聲跟加油聲吵醒。
而那種狀態繼續持續著,跑步這件事,也漸漸淡出我的生活,直到某次收到奇怪的要求:「朋友說她報名了岱宇的路跑賽,叫我過幾天跟她去,在終點幫她看著東西。」而那也是我第一次走進了路跑比賽的世界。
那是個滿滿向上正能量的世界,明明是天未亮的清晨五六點,但每個人都充滿活力,臉上都掛著既緊張又興奮的笑容,一團一團的聚著,很多像教練的人拉高聲量提醒自己的團員一些注意事項,也很多好久不見的招呼聲,音響大聲放著節奏音樂,團呼加油聲此起彼落,總之很熱鬧。身為旁觀者的我,深深的被那樣的氛圍震撼到,忽然感覺在這滿滿的正能量裡,自己顯得好渺小,聞著這濃厚的人味,想著過去自己自以為是的練著跑步,顯得很可笑。我不如這些人喜愛跑步,也不如這些人投入,而這也是最終那些人們體驗著,而我只能旁觀最大的原因。
***********
喜歡的力量能有多大?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熱愛運動,田徑、棒球、籃球都喜歡,總是算著那時那刻能有時間拿來運動,甚至假日,清晨跟下午都要去運動,巴不得早一刻去,晚一刻回家。只是隨著升上國中,開始面對升學考試,這樣的熱情也默默熄掉了。
所以這次,雖跟過去一樣是為了健康重新開始跑步,但還是希望自己能找回單純享受運動的快樂。不用證明自己,沒有要拿金牌,跑健康的就好。
所以,當我在這本書的最後看到村上希望自己的墓誌銘寫:
村上春樹
作家(也是跑者)
1949~20**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
這段話時......我不能同意......
因為我還辦不到 XDD